在校生
教职工
校友
考生
招聘
捐赠
信息门户
教工邮箱
图书馆
English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办学数据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机构设置
机关部处
教学单位
教辅单位
科研单位
群团/附属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授名录
人才培养
专业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博士后
继续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成果转移转化
华农学报
社会服务
校园文化
大美华农
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
校园文化路线
历史文化路线
党建思政路线
廉洁文化路线
专业特色路线
校园风光路线
华农人物网
对外交流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校标识
信息公开
来访预约
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2024-04-16
农业农村部华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召开202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近日,农业农村部华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202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暨耕地质量提升学术研讨会在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实验室已有科研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重点实验室建设办公室负责人简要介绍了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近年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与进展情况,并向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们颁发了聘书。 李永涛教授作为实验室主任简要回顾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并向学术委员会详细汇报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主要研究方向、运行管理情况、研发条件与制度文化、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十四五”建设规划等方面内容。李永涛教授表示实验室肩负着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未来,将继续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需求,深入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术委员会的专家们对实验室的阶段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献计献策,他们一致认为,实验室应据国家和广东省的重大战略需求,及时调整科研领域和研究方向,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土壤修复和养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管控等方向上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
2024-04-15
食品安全与营养团队在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封面文章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团队在分析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以Supplementary Cover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High-Density Au Anchored to Ti3C2-Based Colorimetric-Fluorescence Dual-Mode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for All-Domain-Enhanced Performance and Signal Intercalibration”的文章。 横向流动免疫分析(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LFIA)是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之一,具有简单、高效、低成本、无需专业人员和大型仪器设备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食品安全和医疗诊断领域。但目前用于小分子检测的LFIA主要采用传统单信号“关闭”策略,这种策略依赖于高浓度的分析物,导致灵敏度低和定量差,尤其不利于有痕量检测需求的小分子分析物,同时也难以避免外界环境对目标信号的干扰,影响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荧光淬灭机制,许多具有比色-荧光双信号模式的LFIA被开发出来以提高灵
2024-04-15
植物保护学院荔枝病害研究团队在New Phytologist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荔枝病害研究团队在New Phytologist发表了题为“Litchi aspartic protease LcAP1 enhances plant resistance via suppressing cell death triggered by the pectate lyase PlPeL8 from Peronophythora litchii”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植物响应病原卵菌侵染的新途径:天冬氨酸蛋白酶LcAP1通过抑制致病因子PlPeL8诱导的植物细胞坏死及感病性,从而提高植物对病原卵菌的抗性。 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引起的霜疫病是影响荔枝生产的首要病害,严重威胁着荔枝生产及贮运。荔枝霜疫霉和疫霉是半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具有活体营养和死体营养两个阶段。在侵染前期的活体营养型阶段,病原菌会避开或抑制植物的防卫反应和细胞坏死;而在活体营养向死体营养转变过程中,病原菌则释放大量死体营养型效应分子(necrotrophic effector,NE),诱导或加剧植物细胞死亡,从而迅速突破
2024-04-10
食品学院宋明月副教授在柑桔活性物质促进肠道健康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食品学院宋明月副教授以通讯作者身份就柑桔多甲氧基黄酮促进肠道健康方面在Food Function(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6.5)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柑桔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es, PMFs)主要包括川陈皮素、5-去甲基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等,具有多种促进健康的生物学活性。团队开展了膳食橘皮素对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恢复作用研究,揭示了橘皮素通过修复肠屏障功能、调控肠道菌群及其介导的代谢途径来缓解腹泻症状的作用机制,并首次在国内外相关领域报道了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PMFs对肠道菌群介导的色氨酸代谢调控作用的实验结果。此研究成果发表于Food Function期刊,题目为“Dietary tangeretin improved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in mice by enhancing the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regulating the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c homeostasis”,并被遴选为当期封面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是2019硕士研究生陈斌,
2024-04-09
兽医学院新发和人兽共患病研究中心团队揭示人兽共患弓形虫适应寄生生活的代谢适应机制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新发和人兽共患病研究中心肖立华和冯耀宇教授团队在人兽共患病原体弓形虫核糖代谢研究中获得重要突破,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团队成员近年来围绕弓形虫感染与致病机制,从代谢角度揭示病原适应复杂寄生环境的机理,为弓形虫病的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靶点和理论支撑,相继在mBio(Xia, et al. 2019)、PLoS Pathogens(Xia, et al. 2022)等期刊发表论文。 弓形虫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常引起人和动物的流产和死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禽养殖业,尚无理想的药物和疫苗。因此,解析虫体寄生机制特别是重要的代谢途径,可为药物和疫苗设计提供靶点。 该研究以弓形虫DNA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核糖-5-磷酸的代谢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编辑、细胞与动物模型、代谢流示踪等方法,发现由多条途径构成核糖-5-磷酸代谢网络,阐明了各路径在虫体生长与致病中的作用,揭示当一条代谢路径被阻断时,虫体会重编程其核糖-5-磷酸代谢网络,由此解释弓形虫核糖代谢逃狱不利环境的适应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代谢途径下游的5′-磷酸核糖基焦磷酸合成酶(PRPS)是虫体
2024-04-08
李建国团队揭示了DNA甲基化调控荔枝种子发育的机制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园艺学院李建国团队在植物学经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发表了题为“Increased DNA methylation of the splicing regulator SR45 suppresses seed abortion in litchi”的研究论文,为DNA甲基化调控荔枝种子发育的分子机制解析提供了重要见解。 种子大小是决定荔枝商品价值的核心因素。根据种子发育情况荔枝品种分为三种类型:正常型(大核)、完全败育型(焦核)和部分败育型。种子焦核率高,其经济价值就高。荔枝种子焦核的形成除了受到遗传的调控,也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但是其潜在的调控机制知之甚少。该论文首先通过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发现在大核荔枝种子发育过程中,全基因组的CHH甲基化水平显著增加;其次联合差异甲基化区域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确定了46个候选基因参与DNA甲基化介导的种子发育调控;进一步通过基因瞬时沉默和遗传转化分析,证实了候选基因中RNA剪接调控因子LcSR45 具有负调控荔枝种子发育的功能,在焦核荔枝品种中沉默LcSR45可显著增加大核种子的形
2024-04-08
兽医学院药理学与毒理学团队刘健华课题组在细菌耐药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兽医学院刘健华课题组在微生物权威期刊mBio(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Promoter regulatory mode evolution enhances the high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tmexCD1-toprJ1”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新型耐药基因簇tmexCD1-toprJ1高水平多重耐药性的形成机制。 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威胁,替加环素是临床上治疗多重耐药肠杆菌所致严重感染的有限药物之一。2020年,该课题组报道了一种位于质粒上的可介导替加环素等药物较高水平耐药的新型多重耐药基因簇tmexCD1-toprJ1,并推测该耐药基因起源于假单胞菌染色体上外排泵基因簇mexCD-oprJ。随后,tmexCD1-toprJ1相关变异体(tmexCD2-toprJ2至tmexCD6-toprJ1b)不断涌现,已构成了一个不断壮大的tmexCD-toprJ耐药基因家族,引起广泛关注。 假单胞菌染色体上的外排泵基因簇mexCD-oprJ因受其上游转录调控因子NfxB的负调控作用而不介导耐药,为探究质粒上的新型耐药基因
2024-04-07
植物保护学院周国辉、杨新课题组揭示水稻条纹花叶病毒降低介体低温耐受性削弱病毒持续流行的分子机制
4月2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植保学院周国辉、杨新课题组在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mBio(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4)在线发表题为“Reduced cold tolerance of viral-infected leafhoppers attenuates viral persistent epidemics”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水稻条纹花叶病毒通过降低传毒介体叶蝉的低温耐受性削弱病毒在田间持续流行的分子机制。 水稻条纹花叶病毒(Rice stripe mosaic virus, RSMV)是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毒研究室于2015年首次发现并报道的水稻病毒病新种,是首个经叶蝉传播的细胞质弹状病毒。近年来,该病毒引起的病害在我国华南稻区快速流行扩散,为害逐年加重,但对于该病毒在田间流行扩散的机制尚不清楚。 多数虫媒植物病毒病害的发生流行动态存在年际间差异。RSMV经非迁飞性昆虫电光叶蝉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理论上该病害一旦在某地定殖就会逐年加剧暴发流行,但调查却发现老病区年度间病害流行强度不存在正相关,即水稻条纹花叶病的发生同样表现出年度波动现象。 该研究发现,从宏观层面上电光叶蝉不
2024-04-07
动物科学学院家蚕病毒研究团队在家蚕-病毒互作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家蚕病毒研究团队在家蚕抗病毒免疫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相继在免疫学和昆虫学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Innate Immunity、 Insect Science和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发表。 中肠是抵抗微生物入侵的重要屏障,也是杆状病毒入侵宿主时首选靶组织。然而,目前对不同中肠细胞类型响应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不详。该团队首次构建了家蚕幼虫中肠细胞图谱,进一步实验揭示了BmNPV病毒感染中肠后期的免疫逃逸策略包括:①抑制宿主抗病毒途径的反应;② 抑制抗病毒宿主因子的表达;③激活/促进BmNPV病毒复制的基因表达。该研究揭示了家蚕幼虫中肠细胞的多样性,并从单细胞层面揭示了宿主与病毒感染的互作关系。相关成果发表在昆虫学经典权威期刊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题目为“Single-nucleus sequencing of silkworm larval midgut reveals the immune escape stra
2024-04-07
李建国团队揭示生长素和乙烯交互调控荔枝落果的分子机制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园艺学院李建国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1.4)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of LcIDL1-LcHSL2 complex by LcARF5 integrates auxin and ethylene signaling for litchi fruitlet absci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信号肽-受体复合体LcIDL1-LcHSL2受到生长素和乙烯分子信号的协同调控,具有感知和传递脱落信号的作用,为生长素和乙烯交互调控植物器官脱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见解。 荔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第一大热带亚热带果树,为热区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落果高峰次数多(一般有3-5次),落果严重(最终坐果率不足1%)是导致其产量低而不稳的“瓶颈”问题之一。生理落果信号转导机制是果树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科学问题。长久以来,乙烯和生长素交互调控植物器官脱落的重要作用早已得到公认,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未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54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6
/
55
跳转到
最新动态
2025-09-01
华农学子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斩获一等奖
2025-08-29
深化提质增效 跑出发展“加速度”: 华农召开党委全委(扩大)会议暨2025年秋季学期工作会议
2025-08-29
学校召开校领导班子务虚会
2025-08-29
学校开展新学期爱国卫生劳动 筑牢校园“防蚊墙”
媒体华农
2025-08-31
【广州广播电视台】稻香不息 学脉不绝 重温华农抗战迁徙之路
2025-08-31
【南方农村报】阳山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智破局,“三下乡”解蚕桑难题
2025-08-28
【南方+】罗明忠:典型村片区要打造为乡村振兴增长极|典型村片区云客厅①
2025-08-28
【南方日报】广东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在广州集体学习并交流探讨 如何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