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至26日,2025年岭南学术论坛《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暨第三届乡村振兴塘口会议在阳西县举办,学界、业界精英及基层干部代表等齐聚一堂,聚焦 “百千万工程”推进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深入研讨交流,助力“百千万工程”更好地服务广东全域高质量发展大局。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凤亮,阳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光飞,阳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家新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执行主任向晓梅,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等出席会议。

论坛举行了揭牌仪式,李宜航、李凤亮、王光飞、张秀洁共同为“华南农业大学永根科技站”“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实验室固定观察点”揭牌。
李宜航指出,省社科联深度参与阳西乡村振兴一线实践,为塘口镇打通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硒”旺之路,连续三年深耕“乡村振兴塘口会议”这一平台,着力将塘口镇打造为欠发达地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品样板。他表示,未来,省社科联将深化与组团帮扶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的协作,聚焦阳西县和塘口镇发展需求精准输送智力支持,为城乡协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希望塘口镇在富硒产业升级、基层治理创新等领域持续深化探索,努力成为粤西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窗口”。
李凤亮指出,本次论坛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主线,立足阳西这一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的鲜活实践土壤,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智慧,既深挖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也系统提炼基层探索的实践经验。他表示,华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立足华南、面向全国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乡村治理、县域发展规划等领域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交叉和人才集聚优势,搭建学术研究、政策制定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的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思想碰撞与经验互鉴,形成一批具有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研究成果,为“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深化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与决策参考,也为广东乃至全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华农智慧”与“华农力量”。
王光飞在致辞中表示,三年来,阳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百千万工程”。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学术会议主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阳西、阳江乃至广东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黄家新在致辞中表示,阳西县作为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县,统筹县镇村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新路。期盼专家学者畅所欲言、贡献智慧,助力阳西高质量发展。

大会报告环节,何秀荣、向晓梅等学者分别就“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等相关主题分享和交流了研究成果。会议举办了圆桌对话,专家学者们就推动乡村振兴相关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分论坛环节,专家学者和参会论文作者代表分别围绕各讨论主题进行专题发言,探讨和交流研究成果。会议收到省内外高校和相关单位投稿论文86篇,经专家评选录用45篇。会前,专家学者前往了塘口镇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本次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阳西县委宣传部、广东经济学会、广东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乡村振兴实验室、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创新实验室承办。
学校科学研究院、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处、经济管理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相关高校代表,各级媒体朋友,阳江市委宣传部和阳江市社科联相关负责同志,阳西县相关领导和各镇(区)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文图/科学研究院 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