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生命科学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在紫锥菊基因功能分析实验体系建立方面取得新成果

来源单位及审核人:生命科学学院 吕剑红 编辑:安沛审核发布:林慷祺发布时间:2025-11-19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在农业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科院一区)发表体题为“Establishment of gene expression and silencing systems in Echinacea purpurea”的研究论文,首次系统构建了药用植物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的多套基因表达与沉默平台的基因功能研究体系,为该物种的功能基因解析、代谢调控研究及分子改良育种提供了关键实验体系,对推动菊科药用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紫锥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兼具药用与观赏价值,富含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然而,其代谢产物合成与调控机制尚不明晰,受限于缺乏高效稳定的基因操作体系。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构建紫锥菊分子研究平台为目标,系统建立了多种基因表达与沉默技术体系。

研究团队通过参数优化,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叶片瞬时表达体系,确定了适宜菌株与叶龄组合,实现了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并在cut-dip-budding(CDB)系统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构建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稳定表达体系。利用该体系验证了菊苣酸合成关键基因EpHTT的功能,揭示了其在菊苣酸生物合成中的正向调控作用。同时,团队建立了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与基于烟草脆裂病毒(TRV)的基因沉默体系,优化了相关参数条件,并筛选出EpCHLH作为理想的沉默指示基因。通过沉默菊苣酸合成通路关键基因 (EpHCT、EpHTT、EpCAS),验证了该体系在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图1 根癌农杆菌、发根农杆菌和烟草脆裂病毒介导紫锥菊基因表达和沉默体系

生命科学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的吴鸿教授、梁祥修教授和白玫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羽健宾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挂帅”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ia.2025.11.023


文图/生命科学学院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