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办学数据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机构设置
机关部处
教学单位
教辅单位
科研单位
群团/附属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授名录
人才培养
专业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博士后
继续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成果转移转化
华农学报
校园文化
大美华农
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
校园文化路线
历史文化路线
党建思政路线
廉洁文化路线
专业特色路线
校园风光路线
华农人物网
对外交流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校标识
信息公开
来访预约
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2025-10-31
农学院刘耀光/祝钦泷/陈乐天团队开发增强型eRUBY元件、创制新型“红宝石米”(eRUBY rice)
近日,农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作物精准育种基础研究卓越中心、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耀光/祝钦泷/陈乐天团队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谭健韬副研究员在植物学著名期刊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eRUBY rice: Co-expression of a feedback-insensitive TyrA arogenate dehydrogenase with RUBY enhances endosperm betalain levels”的研究论文,利用“推—拉”的合成代谢工程策略开发出增强型的eRUBY(enhance
2025-10-22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参加2025年亚洲公共管理学会年会并获最佳论文奖
10月17-19日,2025年亚洲公共管理学会(AAPA)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评选出两项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华农肖一鸣副教授、唐斌教授等学者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获最佳论文奖。据介绍,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会议主题为“亚洲的公共管理:21世纪的前25年及未来”。会议设置了10个主旨报告,围绕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数字化转型、全球治理、环境政策等议题,分24个分会场展开深入研讨。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新加坡、韩国、印度、巴西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会。肖一鸣在会议平行论坛4-C作了题为《Barrier factors in residential pho
2025-10-22
生命科学学院陶利珍团队揭示胞质类受体激酶RAKs介导RopGEF蛋白磷酸化调控生长素依赖的植物发育的机制
植物激素生长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如胚胎形成、维管组织发育、根系形成、向性反应与植物生殖诸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长素极性运输与局部代谢所产生的生长素高点和生长素梯度,作为位置信号控制着植物的模式形成和器官发生。早期研究建立了生长素活化小G蛋白ROP(Plant RHO GTPase)分子开关,并且RopGEFs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s) 作为ROP活化因子广泛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细胞极性建立及植物对环境刺激的响应。但是生长素信号如何激活RopGEFs从而控制ROP信号介导的生长素响应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近日,生命科学学院陶利珍团队在Nat
2025-10-22
乡村智库万里行暨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华农举行
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突破地域壁垒,让偏远乡村的特色农产品能够快速、新鲜地呈现在全国各地消费者面前?10月19日,乡村智库万里行暨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华南农业大学5号楼举行。会议紧扣“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乡村产业”核心主题,汇聚政策专家、企业精英、媒体代表等多方力量,通过经验交流与深度研讨,靶向破解农产品供应链“最后一公里”配送痛点,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论坛由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指导,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学会、河源市灯塔盆地农高区、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联合举办。广东农村政策
2025-10-17
农学院陈乐天/谢勇尧团队揭示核基因监控线粒体蛋白积累的分子谜题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三系杂交作物育种的核心遗传材料,也是研究核质互作的经典模型。CMS基因通常是一类在植物不同组织中组成型表达的线粒体基因,其编码蛋白却只在花药中特异性积累,从而仅导致花粉(雄配子)败育。CMS不育蛋白这种时空特异性积累模式广泛存在于水稻、玉米、油菜、甜菜、菜豆等多种作物,但其分子调控机理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科学谜题。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作物精准育种基础研究卓越中心陈乐天/谢勇尧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简称PN
2025-10-17
动物科学学院江青艳/王松波教授团队揭示改善肥胖动物乳腺发育的棕榈酰化修饰调控机制
近日,动物科学学院江青艳/王松波教授团队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0.2)在线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DHHC9-mediated CD36 palmitoylation lessens high-fat diet (HFD)-induced impairment of pubertal mammary gl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JNK-ERK pathway”的研究论文,研究首次揭示:抑制 DHHC9 介导的 CD36 棕榈酰化通过 JNK1-E
2025-10-16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承办第十九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
近日,由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丝苗香米科技创新中心承办的第十九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会议围绕“作物生理·量质协同·绿色高效”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来自全国近20个省份的作物生理学领域专家学者与青年新秀等共170多人参会。开幕式由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主持,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扬州大学戴其根教授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辞。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西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长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
2025-10-16
科技发展如何减少果蔬采后损失?
科技发展如何减少果蔬采后减损?10月12日至14日,由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及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主办的“果实品质生物学2025”国际会议在广州举办,聚焦果实品质形成与劣变调控机制,交流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助力果蔬产业升级。来自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科学院、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的5位院士作主题报告,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左起:美国科学院院士H
2025-10-15
学报社科版举办专题学术报告讲座
10月14日,学报社科版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魏建教授作题为《好文章的写作与发表》的专题学术报告。魏建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与期刊主编经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与发表策略,从“好文章的标准”“不同类型文章的侧重点”及“不同类型期刊对文章的偏好”多维度出发,系统阐述了学术论文创作与发表的关键要点,为师生们破解创作好文章的难点和痛点。围绕如何办刊,他分享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办刊模式,包括开展“文化与经济”“法律与政策实证研究”特色栏目建设等做法,并表示实现高质量办刊要多形式鼓励学者瞄准期刊需求,提升论文质量。在问答环节
2025-10-11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陈曙团队构建首个圭亚那柱花草基因组,为南方热带牧草抗逆育种提供关键支撑
近日,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陈曙团队在The Plant Journal期刊发表题为“The chromosome-level genome of Stylosanthes guianensi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genome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的论文。该研究成功完成首个圭亚那柱花草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从基因组、转录组及表观遗传组多维度解析其抗逆分子机制,为热带牧草分子育种与抗逆研究提供关键理论支撑与基因资源。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豆科牧草,圭亚那柱花草有着“热带苜蓿”的美誉,而“北有苜蓿,南有柱花草”草业格局的
2025-10-10
动物科学学院/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宋长绪团队在猪病防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动物科学学院/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宋长绪研究员课题组在美国微生物学术旗下刊物Microbiology Spectrum(中科院二区Top期刊)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with porcine respiratory and diarrheal diseases”的研究论文。生猪疫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编码复制酶蛋白的单股环状DNA病毒(Circular Rep EncodingSingle
2025-10-09
资源环境学院田江和王秀荣团队联合揭示GmSPX5调控大豆-菌根-微生物互作的机制
近日,资源环境学院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田江研究员与王秀荣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在The PlantJournal(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了题为“GmSPX5 regulate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and phosphate acquisition through modifying transcription profile and microbiome in soybean”的研究论文。豆科作物与丛枝菌根真菌(AM)形成共生关系,是其应对低磷胁迫的关键适应性策略。然而,大豆磷信号调控因子参与AM真菌定殖的分子机制仍有待阐明。本研究发现,AM
2025-10-09
生命科学学院王海洋/刘宇婷团队揭示ZmTCP23通过调节LG1表达和ABA分解代谢来调控玉米叶夹角和雄穗分枝夹角的形成的新机制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生物发育与环境适应重点实验室王海洋/刘宇婷团队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在JIPB杂志发表了题为“ZmTCP23 regulates leaf angle and tassel branch angle formation in maize by modulating LG1 expression and ABA catabolism”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转录因子ZmTCP23通过ZmTCP23-LG1-ZmXERICO1调控路径介导脱落酸(ABA)水平,进而影响玉米LA和TBA形成的分子机理。玉米(ZeamaysL.)是重
2025-10-02
农学院葛良法/蔡占东发现控制大豆耐密株型的关键基因CSA1
9月26日,农学院葛良法/蔡占东在Plant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Domestication of CSA1, the homolog of rice Tiller Angle Control 1, improves shoot compactness and increases seed yield in soybean的论文。该研究成功鉴定了控制大豆株型收敛性和耐密性的关键基因CSA1,并创制了耐密高产大豆新种质。栽培大豆(Glycine max(L.) Merrill) 源自野生大豆 (Glycine sojaSieb. et Zucc.)。野生大豆具有分枝角度大、株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56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41
跳转到
学校要闻
2025-10-31
华农当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长单位
2025-10-31
“大美华农”系列活动之“登高览群书,承脉续风骨”读书沙龙举行
2025-10-31
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举行 华农以创始成员身份受邀参会
2025-10-31
尼泊尔驻广州总领事率团访问华农
2025-10-30
第五届校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媒体华农
2025-10-31
【南方+】从东北到梅州,华农“90后”博士生带火富硒三华李
2025-10-30
【南方都市报】参与十五运是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契机,华农何以出彩?
2025-10-30
【南方+】如何打造“无人农场”?专家:要同步升级“大脑”和“双手”
2025-10-30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以“布衣院士”卢永根的初心故事润心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