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公共管理学院王红梅教授团队在耕地占补平衡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公共管理学院 贾海薇 编辑:安沛审核发布:林慷祺发布时间:2025-11-05

近日,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王红梅教授团队在耕地占补平衡领域取得新进展,创新性地构建了成本效益导向的耕地补充空间优化决策框架。相关成果以“Identification of cost-effective spatial priorities for cultivated land supplementation using an integrated framework”为题,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7.0)。

在新政策背景下,如何在满足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的同时,以较低治理成本统筹不同补充来源、合理安排补充规模和空间布局,成为提高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能的关键问题。针对当前耕地补充优化决策中存在的治理成本考虑不足、政策目标难协同、微观地块空间配置方法弱等弊端,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一套成本效益导向的补充耕地空间配置模型,将多维成本评估与空间优化模型相结合,有效破解了传统方法中政策约束目标与成本统筹协调的难题。

基于广东清远市的实证结果表明,在满足政策约束目标的前提下,优选的补充耕地成本比未配置补充耕地降低60%,粮食产能提升15%。此外,研究发现,在耕地集聚区补充能进一步补充耕地降本。集聚区内补充可使补充耕地成本再降低31%,并减少32%补充耕地图斑数量,增加补充耕地的连片性和联通度。

该成果不仅在满足政策约束目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规划期内耕地补充的成本,还提出了有效降低耕地布局碎片化的方案,构建的“预测-优化-决策”的补充优化决策框架为新一轮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智能化决策工具,可为管理部门制定耕地补充规划提供有效支持。

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赵乐松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红梅教授和刘光盛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硕士生乔子源、陈国庆为该论文的合作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3CGL064)的支持。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25.103630


文图/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