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华农举办2025年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国际研讨会

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工程学院 陆永超 编辑:安沛审核发布:林慷祺发布时间:2025-11-04


近日,由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2025年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广州黄埔区隆平院士港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9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以“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智慧农业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会议还开展了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现场演示,举行了华南农业大学与5地市的智慧农场技术合作协议签订仪式。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钟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国一品(OCOP)执行秘书夏敬源、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中国办公室主任赵兵、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李旭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郑志雄和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在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柏连阳,加拿大工程院院士Charles LING、Simon X.YANG,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Jianwei ZHANG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Andrew Hewitt、希腊雅典农业大学教授Nikolaos Sygrimis、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朱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成良、浙江大学教授何勇、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Chao CHEN、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教授Sihao DENG等中外学者做了32场学术报告。

会议设置了产品展区,展示了智慧农业的感知传感器、智慧决策平台和精准作业装备,田间作业现场展示了大田作物生产“耕、种、管、收”四个环节的20多种无人驾驶农机,包括水稻和蔬菜等不同作物,水田和旱地等不同土壤,耕种管收等不同作业环节,单机和多机等不同作业模式。

无人驾驶农机展示

据罗锡文介绍,早在1996年,华农就开展了卫星定位技术在土壤耕作阻力测量中的应用研究,2006年研发成功中国第一台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2012年起在国内大面积推广无人驾驶农业机械,成果“基于北斗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团队在广东增城启动建设了全球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至2024年底,在国内16个省(市)启动建设了30多个智慧农场,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等作物,实现了“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长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等五大功能,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近十多年来,我国智慧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四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技术装备研发、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幅提升了我国农业智慧化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与准备支撑,为我国乃至全球智慧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文图/工程学院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