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
教职工
校友
考生
招聘
捐赠
信息门户
教工邮箱
图书馆
English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办学数据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机构设置
机关部处
教学单位
教辅单位
科研单位
群团/附属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授名录
人才培养
专业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博士后
继续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成果转移转化
华农学报
社会服务
校园文化
大美华农
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
校园文化路线
历史文化路线
党建思政路线
廉洁文化路线
专业特色路线
校园风光路线
华农人物网
对外交流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校标识
信息公开
来访预约
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2024-08-30
罗锡文院士/周志艳教授团队在农用无人飞机颗粒物料播撒方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工程学院、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农业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农业航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罗锡文院士/周志艳教授团队获得农用无人飞机颗粒物料播撒方法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相关研究成果在农业工程领域顶级期刊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3)发表了题为“Distribution uniformity improvement methods of a large discharge rate disc spreader for UAV fertilizer application”的研究论文。作为国家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航空分会主任委员,罗锡文院士从2008年开始呼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航空的发展。经过十余年的推动,农用无人飞机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新质生产力。但由于无人飞机的载荷量有限,且旋翼风场干扰
2024-08-30
王浩团队揭示拟南芥NBR1受体在选择性自噬中的双重功能与分子作用机制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浩教授团队在《Autophagy》(2023 IF:14.6) 上发表题为“Dual roles of AtNBR1 in regulating selective autophagyvia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non-ubiquitinated substrate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植物中的NBR1在选择性自噬中的双重作用和在进化过程中其在植物与动物中的区别与联系。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主要的物质降解代谢途径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衰老等过程。动物中的NBR1和p62/SQSTM1是进化保守的选择性自噬受体,在自噬底物的特异性选择和识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NBR1和p62都可识别和结合底物蛋白,通过其LC3相互作用区(LIR)与LC3相互作用,介导被降解底物包被至自噬体中。但是p62还具有聚合和发生液-液相分离的独特功能,以提高被降解底物的聚集和自噬降解效率。但是,植物中缺乏p62蛋白而仅存NBR1,是什么蛋白质发挥了类似动物p6
2024-08-29
兽医药理学团队孙坚教授在耐药性传播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兽医学院、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的孙坚教授在中科院医学一区期刊Drug Resistance Updates(影响因子18.1)和Materials Today Bio(影响因子8.8)上发表了两篇研究长文,分别题为“CRISPR-AMRtracker: a novel toolkit to monitor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 transfer in fecal microbiota” 和“Waterborne polyurethane nanoparticles incorporating linoleic acid as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controll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spread in the mammalian intestine” 。 细菌耐药性导致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已对全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耐药基因能够在不同细菌之间水平转移,加速耐药性的传播,而哺乳动物的肠道则是耐药基因转移的主要场所之一。然而,
2024-08-23
王州飞团队克隆关键基因用以改良稻米外观与营养品质
近日,农学院王州飞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he Plant Journal(中科院一区)在线发表了题为“Knocking out isopropylmalate synthase simultaneously improves grain appearance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in rice”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突变异丙基苹果酸合酶基因OsIPMS能同时改良稻米外观和营养品质的作用及其育种利用价值。 当前,稻米的外观和营养品质已成为评价其经济价值和吸引消费者的关键指标。因此,不断优化稻米外观和营养品质,对于推动稻米产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粒型和垩白是影响稻米外观品质的关键因素,而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是决定稻米营养价值的核心指标。因此,那些修长、晶莹剔透,且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稻米品种,因其卓越的外观和营养价值,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尽管如此,实现稻米在粒型、垩白特征以及营养品质上的综合优化,仍然是当前水稻育种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研究克隆了能同时改良稻米外观和营养品质的关键基因OsIPMS。表型分析发现,在日本晴背景下,同时敲除OsI
2024-08-23
王浩团队揭示拟南芥NBR1受体在选择性自噬中的双重功能与分子作用机制
8月21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浩教授团队在Autophagy(影响因子14.6) 上发表题为“Dual roles of AtNBR1 in regulating selective autophagyvia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non-ubiquitinated substrate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植物中的NBR1在选择性自噬中的双重作用和在进化过程中其在植物与动物中的区别与联系。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主要的物质降解代谢途径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衰老等过程。动物中的NBR1和p62/SQSTM1是进化保守的选择性自噬受体,在自噬底物的特异性选择和识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NBR1和p62都可识别和结合底物蛋白,通过其LC3相互作用区(LIR)与LC3相互作用,介导被降解底物包被至自噬体中。但是p62还具有聚合和发生液-液相分离的独特功能,以提高被降解底物的聚集和自噬降解效率。但是,植物中缺乏p62蛋白而仅存NBR1,是什么蛋白质发挥了类似动物p62液-
2024-08-23
庄楚雄/郑少燕团队揭示水稻叶片衰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庄楚雄/郑少燕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OsAGO2–OsNAC300–OsNAPmodule regulates leaf senescence in rice”的论文。揭示了水稻AGO2蛋白和小RNA在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为水稻的抗衰老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水稻(Oryza sativaL.)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水稻研究的重要目标。叶片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光合产物作用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衰老是植物一个重要的发育阶段,非适时的衰老将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Argonaute(AGO)蛋白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主要执行者之一,为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ISC)的关键组分。AGO蛋白可以被小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small RNA, sRNA)引导到特定的靶位点,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参与靶mRNA的切割或
2024-08-23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吴鸿团队在Industrial and Crops Products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吴鸿教授团队在农学一区Top期刊Industrial Crops Products(影响因子5.6)在线发表题为“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imary bioactive molecules,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anti-inflammation abilities of the roots of Zanthoxylum nitidumharvested at different years of cul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积累、体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内抗炎功效等对不同年生的两面针药用部位根进行综合评价,为两面针药材适时采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成分和药效参考数据。 对于多年生药用植物,生长年份的不同不仅影响其生物量,更影响其药材的化学成分积累与临床疗效。因此,药用植物的适时采收对于保彰药材质量和药效成分含量至关重要。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 DC.)作为重要的传统南药,主要
2024-08-20
农学院王州飞团队在水稻种子活力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农学院王州飞教授团队在水稻种子活力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中科院一区)发表了评述文章“Rice seed germination priming by salicylic acid and the emerging role of phytohormones in anaerobic germination”,在The Crop Journal(中科院一区)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reveals that JASMONATE ZIM-DOMAIN 5 regulates seed germination in rice”。 直播稻栽培相较于传统的移栽技术,具有省时、省力、省工等显著优势,近年来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播稻栽培过程中,将种子播种到具有一定水淹深度的田间,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害虫,减少人工除草、降低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然而,长时间淹水会导致种子处于低氧状态,造成种子发芽和成苗困难。因此,深入解析水稻种子耐淹萌发分子调控机理,对
2024-08-16
海洋学院周爱国在Separation and Purifcation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海洋学院水产育种与健康养殖团队联合东莞理工学院王刚课题组在Separation and Purifcation Technology期刊(中科院1区Top,IF:8.6)在线发表了题为“Porous CuS@CuSe heterostructure cathode in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for exceptional copper ion electrosorption from wastewater”的研究论文。 在水生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污染物中,重金属因其高活性和广泛性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成功设计并构建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CuS@CuSe,并提供了多个电化学活性位点,提高了电容去离子化应用的吸附容量(647.0 mg/g)和速率。利用电容去离子技术,将CuS@CuSe作为阴极材料,电吸附废水中的铜离子。研究结果显示,CuS@CuSe材料对废水中铜离子表现出优异的电吸附性能,且在吸附铜离子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本研究首次将CuS@CuSe运用于电容去离子技术上,该材料表现出强大而极具前景的重金属吸附效果,为今后养殖废水中铜离子去除及重金属的
2024-08-14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沈荣鑫、王海洋、衡月芹等在水稻花时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8月12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沈荣鑫、王海洋、衡月芹等在《New Phytologist》(五年平均影响因子10.2,生物学一区)在线发表了题为“A jasmonate-mediated regulatory network modulates diurnal floret opening time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多组学手段全面剖析了调控水稻每日开花时间(花时)的细胞、生理和分子基础,建立了一个茉莉酸介导的调控水稻花时的分子网络,为理解水稻花时这一重要性状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全局景观。研究还鉴定出一批花时相关基因,并提出了调节水稻花时的技术策略。 水稻颖花开放时间(花时)是指水稻扬花期颖花在一天中的开花时间或开花持续时间。水稻花时是水稻生命周期中一个关键的时期,涉及雄蕊花丝伸长、花药开裂、花粉释放以及授粉,这些活动对植物受精结实至关重要。开花植物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花时,从而提高植物的适应性。花时也是控制水稻杂交制种效率的关键农艺性状。在杂交稻生产中,恢复系是花粉供体,雄性不育系是花粉受体。只有当双亲颖花的开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56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0
/
57
跳转到
最新动态
2025-10-27
学校举行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比赛
2025-10-27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Cathie Martin教授访问华农
2025-10-25
李凤亮书记率队赴珠海调研
2025-10-25
第3届大湾区大影周华农展映 《白蛇传·情》主创到场分享
媒体华农
2025-10-24
【CCTV-1 综合频道】《农耕探文明》广东海珠 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
2025-10-24
【中国日报】从“看天吃饭”到“科技丰产”!长兴水稻测产背后的浙江 “藏粮于技”实践
2025-10-22
【广州日报】世界冠军空降、全运巴士开进华农!10月23日邀你解锁校园潮玩运动会
2025-10-22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研究揭示五节芒“地上生长、地下防御”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