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探索搭建高校创新人才培育路径,6月20日,华南农业大学“明法汇智·律动校园”系列论坛(第一期)之“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论坛在红满堂召开。来自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等近30所广东省内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参会。校党委副书记丁红星出席论坛。
丁红星表示,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盾”,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农业科技创新融合新路径,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推动律所、高校和涉农企业建立协作机制,探索人才培养与普法教育新路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促进处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是区域创新驱动的坚实基石。他呼吁与会各方紧密协作,聚焦关键领域,不断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广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坚实支撑。
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陈建华表示,华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知识产权等领域特色鲜明,校协合作潜力巨大,未来广东省律协将积极携手华农,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举办高端峰会等方式,深化合作、助力法律人才培养。
专题报告环节。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莫哲,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延烽,广东孚立晟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首席合伙律师、主任郑宇佳,广东洛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邹涛,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股权架构律师赖冠伟,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教授刘雪梅,广州知农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嘉鸣七位专家分别就“知产新锐律师的成长之路”“网红品牌的知识产权全链路防护策略”“商业秘密保护赋能农业科研”“知识产权转化的关键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农业知识产权‘助荔’乡村振兴战略”“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与提升建议”“植物新品种保护实务”等内容做专题报告。
圆桌会议围绕“校企协同筑知产,产教融合促实务”议题召开圆桌会议,展开深入探讨交流。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各方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启发,为推动校企协同筑牢知识产权根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实务水平提供了多元思路与切实可行的路径。
为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双向对接桥梁,会议为28位校外专家颁发了特邀实务导师、校外实务导师的证书,参会单位提供了专职律师、律师助理、实习律师等实习、就业岗位,为学生创造进企业、了解企业的机会。活动还特别设立参会律师事务所展示专区,全面展示参会律所相关信息,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与输送环节的精准对接,助力法律专业人才高质量就业。
人文与法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论坛。
文图/人文与法学学院 程夏敏 李华凤 谢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