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名单,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4个思政工作项目入选,数量为历年最多。其中,“数字赋能耕读教育——农业博物馆育人功能的开发利用与提升”项目入选“2025年度高校数字文物开发名单”(全国20项),“卢永根先进事迹教育基地”入选“2025年度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全国21项),马克思主义学院项赠教授的作品《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政课建设协同效应制度机制研究》入选“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全国20项),1名教师(辅导员)入选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全国20名)。4个项目分别从红色文化传承、数字技术赋能、制度机制创新、网络思政育人方面协同发力,构建“文化浸润-技术驱动-制度保障-网络传播”的华农特色思政育人生态,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供创新支撑。
同学们参观卢永根先进事迹展
华南农业博物馆展出的植物标本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标志性成果,项目旨在围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性、引领性的精品项目,加快形成时代新人培育的崭新格局。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本次入选的项目中,“数字赋能耕读教育——农业博物馆育人功能开发”项目依托国家三级博物馆资源,运用8K全景交互、AI智能导览、虚拟现实等技术,建成“线上云展厅+线下实体馆”融合的数字化耕读教育平台,助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传统文化活化传承。“卢永根先进事迹教育基地”项目以“一展一廊一室一旧址”为载体,构建集展览、研学、沉浸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平台,生动展现卢永根院士“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的科学家精神,形成“楷模引领+实践砺行”的思政育人品牌,推动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师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协同效应制度机制研究》聚焦思政课建设“协同不足、制度滞后”痛点,从协同主体、机制构建、制度创新三维度开展系统性研究,提出“目标互联、资源互通、评价互认”协同模型,为破解课程壁垒、队伍割裂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助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
文图/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