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
教职工
校友
考生
招聘
捐赠
信息门户
教工邮箱
图书馆
English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办学数据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机构设置
机关部处
教学单位
教辅单位
科研单位
群团/附属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授名录
人才培养
专业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博士后
继续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成果转移转化
华农学报
社会服务
校园文化
大美华农
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
校园文化路线
历史文化路线
党建思政路线
廉洁文化路线
专业特色路线
校园风光路线
华农人物网
对外交流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校标识
信息公开
来访预约
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2023-01-16
陈厚彬团队在预测荔枝成花诱导期时长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
花诱导指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关键过程。荔枝成花诱导受多种因素包括树龄、品种和动态的环境气候变量影响,花诱导期时长对荔枝开花时间和成花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园艺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广东省荔枝工程研究中心陈厚彬研究员团队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准确预测了荔枝成花诱导期时长,并筛选出影响荔枝成花诱导期的重要生态和生理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林科学领域知名期刊《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757),题目为“Predicting flower induction of litchi (Litchi chinensisSonn.) with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gPmjcFCSTfRe) 先前对荔枝成花诱导期时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使用数学模型来估计特定荔枝品种的花朵诱导的基础温度和冷量需求。然而,更多可能的相关性尚未深入探讨。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应用包
2023-01-14
材料与能源学院宋高鹏副教授发现苄基四氢异喹啉类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靶点及作用机制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制药工程系宋高鹏副授在在药物化学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影响因子8.039,中科院1区Top期刊,药物化学领域的No.1)在线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N- and C-3-Modified Laudanosoline Derivatives as Novel Influenza PANEndonuclease Inhibitors”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medchem.2c00857),发现了一类基于苄基四氢异喹啉为结构骨架的三位点结合型流感病毒PAN抑制剂。该研究是该团队继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22, 227, 113929;2020,189, 112048; 影响因子7.088,中科院1区Top期刊)之后的又一标志性研究成果。 流感病毒(IFV)的暴发给全球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危害,小分子药物依然是防治流感的主要手段。在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中,核酸内切酶(P
2023-01-04
章家恩教授团队在微塑料污染生态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章家恩教授团队的博士生刘自强在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1区Top,影响因子11.016)在线发表题为“Polyethylene microplastics can attenuate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reducing plant photosynthetic carbon assimilation and transfer: evidence from a13C-labeling mesocosm study”的研究工作(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2.135558)。 这是该团队今年以来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中科院2区Top,影响因子10.366)、《Chemosphere》(中科院2区Top,影响因子8.
2022-12-27
兽医学院黄耀伟课题组发现人兽共患戊型肝炎病毒新型药物靶点及作用机制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简称岭南实验室)黄耀伟教授课题组,与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在肝病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影响因子30.1)上在线发表题为Targeting proteostasis of the HEV replicase to combat infection in preclinical models的研究工作(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8827822034626),报道了靶向宿主-病毒互作抗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新策略,解析了以HEV复制酶ORF1蛋白稳态为药物靶点的作用机制,并在课题组之前建立的HEV沙鼠感染模型中(Xuet al., Microbiology Spectrum, 2022)开展了系列药物的临床前试验,为人类及动物戊型肝炎的治疗提出了潜在的新疗法和分子靶标。 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全球流行的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导致约200
2022-12-27
李加琪/张哲教授团队揭示了新lncRNA IFFD在母猪卵泡发育中的重要机制
12月24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李加琪/张哲教授团队以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2.067)在线发表了题为“DNMT1-mediated lncRNA IFFDcontrols the follicular development via targeting GLI1 by sponging miR-370”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8-022-01103-y),发现了母猪卵泡成熟过程中新的lncRNAIFFD,揭示了lncRNAIFFD影响母猪性成熟的重要机制。 在哺乳动物中,卵泡发育是一个复杂的多细胞过程,由卵泡内因子和外周激素控制。卵泡发育异常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卵巢早衰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殖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及长链非编码RNA在卵泡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利用遗传学手段,鉴定了一个新的受DNMT1调控的lncR
2022-12-27
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在DSF群体淬灭及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张炼辉教授团队在微生物权威期刊mBio(影响因子7.786,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dmA Is a Key Regulator in Autoinduction of DSF Quorum Quenching in 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HS-18”的研究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mbio.03010-22),报道了一个关键的调控因子RdmA及其调控的代谢基因簇dmgA-H在DSF群体淬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一种微生物的胞间分子通讯机制,微生物通过合成、分泌、响应具有扩散性的小分子信号化合物协调种内或种间微生物群体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尤其,病原微生物通过群体感应调控群体的毒力因子产生从而强化致病能力,导致严重的人类和动植物病害,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不安和经济损失。其中,最早报道的AHL(acylhomoserine lactone)信号和相对后期才发现的DSF(diffusible signal facto
2022-12-26
陈志强团队揭示水稻株型调控新机制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志强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影响因子10.323)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DnaJ Domain-containing Heat Shock Protein NAL11 Determines Plant Architecture by Mediating GA homeostasis in Rice (Oryza sativaL.)”的学术论文。解析了热激蛋白NAL11通过调控赤霉素(GA)稳态影响水稻株型建成的机制,并揭示了水稻株型调控中存在的微调与平衡机制。 株型是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团队前期鉴定了调控水稻株型的热激蛋白基因NAL11(NARROW LEAF 11),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挖掘了其具备育种潜力的稀有等位型NAL11-923del-1552,其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促进了“少蘖、大穗、壮杆”的理想株型建成。进一步的功能解析,明确了NAL11参与赤霉素的稳态调节,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从而介导水稻株型的调控。有趣的是,通过分子与遗传研究发现,重要的理想株型基因IPA1,作为转录因子可
2022-12-23
唐湘如教授团队在保护性耕作稻田土壤固碳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影响因子10.753)在线发表了农学院唐湘如教授团队完成的题为“A 40?% paddy surface soil organic carbon increase after 5-year no-tillage is linked with shifts in soil bacterial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s”的研究论文。(论文连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2073065)。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稻田土壤有较高的固碳潜力,其有机碳含量比旱地土壤高约20%。保护性耕作是能够提高稻田土壤固碳的农田管理方式,前期有稻田保护性耕作研究发现,采用保护性耕作后前期(3-5年)土壤有机碳快速积累,此后土壤有机碳增速放缓并趋向于平衡,于是作者推测,在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下,土壤有机碳积累机制不同。因此,作者在中国南方稻田5年的短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取样,
2022-12-23
青年教师金晶博士揭示两个控制水稻芒发育小肽可促进种子传播与萌发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作物资源高效团队在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题为“Two awn development-related peptides, GAD1 and OsEPFL2, promote seed dispersal and germina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连接: 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2.12.011)。文章探讨水稻芒和种子萌发间的关系,揭示了两个EPIDERMAL PATTERNING FACTOR/EPIDERMAL PATTERNING FACTOR-LIKE家族小肽在调控芒发育与影响水稻种子萌发中的双重功能。 生存和繁衍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追求。自然界中,种子传播和萌发对植物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精妙的机制来促进种子传播和萌发,其中很多与种子特性有关,如种子顶端芒的发育、落粒性和种子休眠等。一旦种子成熟,便会从母体脱落,在芒和其他种子附属物帮助下向更远的地方传播,并在合适环境下萌发。前人研究表明,小麦芒通过响应外界湿度变化将种子推
2022-12-16
兽医学院寄生虫团队研究解析隐孢子虫高传播力亚型的产生机制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岭南实验室),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合作,协同攻关研究,阐明了重要腹泻病原—隐孢子虫中高传播力亚型的产生和演化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权威期刊Cell Host Microbe。兽医学院肖立华教授为主要通讯作者,冯耀宇教授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awn M. Roellig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兽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黄万意、郭亚琼副教授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olleen Lysen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hominis) 是全球广泛分布的主要腹泻病原之一。近年来其流行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并出现了一个高传播力亚型IfA12G1R5,在多个国家引起大规模疾病暴发。然而,导致该高传播力亚型产生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27个分离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结合公共数据库中95个全基因组数据,重点解析了人隐孢子虫的群体结构、分子进化过程和高传播力亚型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高传播力亚型IfA12G1R5为目前人隐孢子虫的优势亚型,分布于人隐孢子虫14个亚群体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54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4
/
55
跳转到
最新动态
2025-08-20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教师团队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再创佳绩
2025-08-16
从"小故事"讲述"大发展"——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荣获广东省第二届"粤讲粤精彩"理论宣讲比赛奖项
2025-08-11
华南农大储成才/胡斌团队Cell发文揭秘植物“生存智慧”:复杂环境信号的整合与应答
2025-08-09
从“撂荒地”到“新粮仓” 节水抗旱稻首届十大新品种出炉 复耕地亩产达640公斤
媒体华农
2025-08-20
【广州日报】科技周刊 | “稻坚强”种上克拉玛依盐碱地
2025-08-18
【羊城派】带着“农产”见老乡!华南农大学子用青春文创擦亮乡村品牌
2025-08-18
【中国青年报】华南农业大学学子带着“文创”见老乡
2025-08-18
【南方日报】南粤学子持续奔赴县镇村一线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