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
教职工
校友
考生
招聘
捐赠
信息门户
教工邮箱
图书馆
English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办学数据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机构设置
机关部处
教学单位
教辅单位
科研单位
群团/附属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授名录
人才培养
专业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博士后
继续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成果转移转化
华农学报
社会服务
校园文化
大美华农
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
校园文化路线
历史文化路线
党建思政路线
廉洁文化路线
专业特色路线
校园风光路线
华农人物网
对外交流
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校标识
信息公开
来访预约
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2023-06-30
园艺学院陈日远教授团队揭示BraRGL1调控菜心抽薹和开花的分子机理
近日,园艺学院陈日远教授团队在BraRGL1调控菜心抽薹和开花的分子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 (影响因子7.487)上发表了题为“Role of BraRGL1 in regulation of Brassica rapa bolting and flowering”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hr/uhad119)。 菜心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的一个变种,是我国华南地区特产和重要的蔬菜。菜心的产品器官是菜薹,其发育状况直接决定了菜心的产量和品质。然而有关菜心菜薹(薹茎)发育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菜薹形成过程中受一系列激素信号的调控,其中主要是赤霉素(GA)。DELLA蛋白作为GA信号转导的重要负调控因子,对薹茎发育起重要作用。图1 BraRGL1通过介导GA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菜心抽薹和开花的分子模式图 该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菜心BraPDS(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和BraRGL1(关键DELLA蛋白)基因进行高效和可遗传诱变。菜心BraRGL1功能
2023-06-28
周海/初志战/谢勇尧团队发现UDP糖稳态调节水稻绒毡层和花粉壁发育的分子机理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周海/初志战/谢勇尧团队在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BOTRYOID POLLEN 1 regulates ROS-triggered PCD and pollen wall development by controlling UDP-sugar homeostasis in rice”的论文(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plcell/advance-article/doi/10.1093/plcell/koad181/7205863?searchresult=1),揭示了UDP-糖代谢参与水稻花药绒毡层和花粉壁发育的分子机制。
2023-06-20
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陈少华课题组在杀虫剂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陈少华副教授课题组在杀虫剂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响因子16.744)发表题为“Efficient biodegradation of multiple pyrethroid pesticides by 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 strain Y6 and its degradation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论文网址: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3863)。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水解酶PnbA1564,并揭示了PnbA1564水解炔丙菊酯的作用机制。 农药大量、频繁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残留危害。微生物降解是去除农药残留的有效措施。课题组从长期受农药污染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广谱高效的农药降解菌株—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Y6,该菌株可有效降解多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
2023-06-20
资源环境学院本科生发表新烟碱杀虫剂人体暴露高水平综述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学院2019级生态学本科生涂海欣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影响因子14.224;中科院一区)期刊上,发表了题为“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and their metabolites: Specimens tested, analytical methods and exposure characteristics in Humans”的研究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3.131728)。 新烟碱是一类传统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高效替代产品,基于其广谱性、特有神经毒性以及对哺乳动物的“低毒性”而广受欢迎。本文综述了2010—2022年间20种新烟碱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在不同人体样本基质中的化学分析方法和暴露特征,主要包括人体样本固相/液液前处理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分析、目标化合物在不同人体基质、地域人群的暴露水平和特征。此外,本文指出新烟碱杀虫剂人体暴露的研究方向:关注与神经相关的人体样本的收集和分析,解析新烟
2023-06-16
王海洋教授团队揭示ZmSPL13/29参与年龄途径调控玉米开花期的新机制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王海洋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 (IF2022 = 10.323)上发表了题为“ZmSPL13 and ZmSPL29 act together to promote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transition in maize”的研究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nph.19005),解析了玉米ZmSPL13/29参与年龄途径调控玉米开花期的分子机制。 玉米(Zea mays)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且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产量的充足供应是保证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开花期是玉米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种植的关键决定因素,开花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了玉米的生态分布,而营养生长时相转变和成花转变决定了玉米的开花期。年龄途径(miR156-SPL-miR172-AP2)是植物不依赖光周期的开花调控通路。玉米miR172-Gl15分子模块在调控玉米幼龄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营养生长时相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该模块上下游的调控元件尚不
2023-06-16
李加琪/张哲教授团队揭示了新的反式作用lncRNA TRLA在母猪卵泡重塑中的重要机制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李加琪/张哲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025)在线发表了题为“A novel trans-acting lncRNA of ACTG1 that induces the remodeling of ovarian follicles”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1813023020640?via%3Dihub),发现了ACTG1基因新的反式lncRNA TRLA,并揭示了lncRNA TRLA影响母猪性成熟的重要机制。 卵泡重塑对卵泡发育和排卵具有重要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组蛋白乙酰化及非编码RNA对卵泡发育和重塑的调控。作为肌动蛋白家族的一员,actin γ-1 (ACTG1)在卵泡发育及重塑过程中具有潜在
2023-06-13
农学院刘向东教授团队在水稻粒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农学院刘向东/王兰团队在水稻粒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Plant Physiology (影响因子8.005)发表了题为“Natural Allelic Variation in GRAIN SIZE AND WEIGHT 3 of Wild Rice Regulates the Grain Size and Weight”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d320)。 粒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粒型由粒长、粒宽、粒厚等组成,增加粒长或粒宽能显著增加稻谷的粒重。另外,长宽比是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讫今,国内外已克隆了许多调控水稻粒型的基因,为水稻品质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但从野生稻资源中克隆粒型的基因还不多。 本研究描述了一个来源于普通野生稻的自然变异等位基因GSW3的功能。GSW3在两定位亲本Huaye3(华野3号,来源于广东遂溪普通野生稻)与KJ01(福建农林大学梁康迳研究员提供的特长粒水稻品系)的基因组之间存在12个SNPs和1个232bp的大片段插入,且插入片段出现一个
2023-06-13
植物保护学院姜子德教授团队首次揭示荔枝霜疫霉RXLR效应分子操纵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荔枝病害研究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发表了题为Peronophythora litchii RXLR effector P. litchii avirulence homolog 202 destabilizes a host ethylene biosynthesis enzy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荔枝霜疫霉RXLR效应分子干扰植物激素乙烯合成,抑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 荔枝是我国重要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但荔枝霜疫霉严重威胁荔枝的生产和贮运。效应分子是病原菌攻击植物免疫的重要致病因子,在协助病原菌侵染植物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荔枝病害研究团队通过大规模的荔枝霜疫霉RXLR效应分子功能筛选,发现了效应子PlAvh202可以促进病原菌的侵染、抑制INF1触发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影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活性氧的迸发;PlAvh202基因敲除后,荔枝霜疫霉侵染能力显著降低。为了探究PlAvh202的作用机制,通过Co-IP、LC-MS/MS、GST pull-down和荧光素酶互补实验鉴定到PlAvh202在植物体内的靶标蛋白乙烯合成通
2023-06-13
刘雅红教授团队在黄酮化合物增效黏菌素治疗肠杆菌科细菌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10bet官网中文_bet十博体育app-【中国科学院】@兽医学院、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刘雅红教授团队在综合性期刊一区Top期刊SCIENCE ADVANCES(IF=14.136)在线发表了题为“Natural flavonoids disrupt bacterial iron homeostasis to potentiate colistin efficacy”(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g4205)的研究长文。 黏菌素作为临床上治疗多药耐药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能有效地抑制肠杆菌的繁殖,减少感染的风险。黏菌素虽具有快速杀灭耐药菌的疗效,但其体内功效一直不理想,这表明宿主体内的病原体可能对常规剂量的黏菌素有不同的反应。此外,染色体介导(如PhoPQ和PmrAB)和质粒介导(如Mcr-1)的黏菌素耐药性极大地限制了黏菌素在一线治疗应用中的功效,因此急需开发挖掘黏菌素增效佐剂,重塑细菌对于黏菌素的敏感性。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研究团队使用模拟宿主内体环境的培养体系进行黏菌
2023-06-12
唐湘如教授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近日,农学院唐湘如教授团队在稻田耕作管理对土壤植物残体和微生物残体碳垂直分布的影响,弱光结合高氮提高产量、促进香气2-AP生物合成,香气2-AP生物合成在农业管理、环境及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 10.753)、Field Crops 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 6.145)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 5.895)等国际著名期刊上。 1、稻田耕作管理对土壤植物残体和微生物残体碳垂直分布的影响。 植物残体碳缺少矿物质的保护,因此被较多研究认为不如微生物残体碳稳定。但是有研究认为植物残体碳可以在土壤中持久存在,特别是在厌氧条件下。旱地土壤固碳以微生物残体碳的积累为主,而稻田土壤由于长期处于厌氧条件下,降低了微生物分解,因此能够富集大量的植物残体碳。本研究结果与此观点并不完全一致。通过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微生物残体碳和植物残体碳垂直分布的影响,在0-10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56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0
/
57
跳转到
最新动态
2025-10-22
从凤安镇到华农大!紫金娃的一天大学初体验
2025-10-21
“大美华农”系列再上新!带来一场内蒙古的葵花海
2025-10-20
学校举办组织员能力提升培训班
2025-10-20
2025年教职工乒乓球混合团体赛圆满落幕
媒体华农
2025-10-20
【南方+】唐土红: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主线
2025-10-20
【中国新闻网】华南农业大学现代演艺产业学院成立
2025-10-20
【广东广播电视台】水稻重大病虫害智能化—绿色化—轻简化防控关键技术创新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在增城丝苗米产业园举行
2025-10-20
【科学网】章家恩:以科技“金钥匙” 开启稻渔富民新篇